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1篇 |
工业经济 | 8篇 |
计划管理 | 18篇 |
经济学 | 8篇 |
综合类 | 6篇 |
贸易经济 | 9篇 |
农业经济 | 12篇 |
经济概况 | 1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依据铜、铝和锌三种典型性基本有色金属在金融危机前后的期货价格波动数据,运用分解-合成框架和时变TVP-VAR分析模型,考量影响基本有色金属期货价格波动重大事件和长期趋势价格波动的因素及价格时变特征。结果发现:铜、铝和锌三种基本有色金属期货的价格走势基本一致,且与中国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其价格的最低点都出现在金融危机期间,而价格的最高点基本都出现在经济繁荣期;基本有色金属价格存在同涨同跌关系,而且涨跌幅基本趋势相一致。鉴此,可以对具有周期变化特征的基本有色金属价格走势进行预测,并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促进有色金属产业集聚是提升贵州省有色金属产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因而准确测度和把握有色金属产业集聚与贵州有色金属产业竞争力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文章把贵州省放在西部九省中进行对比分析,选取区位熵反映有色金属产业集聚度,选择企业数量区位熵反映矿产资源产业区域集聚度,选取产业产值区位熵反映有色金属产业经济集聚度,而有色金属产业竞争力则选取产值利润率借以反映。具体实证数据均来源于西部9个省份的2013统计年鉴与2013年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鉴。通过实证研究认为贵州省有色金属产业存在诸如区域集聚、经济集聚不足,产值利润率低下,产业集聚效应难以充分发挥等问题。最后提出提升贵州省有色金属产业竞争力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据稳健性的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科学分析区域农用地表层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特征,为准确追溯污染源,合理安全利用土地资源提供合理的数据支撑。研究方法:基于传统统计、数据稳健性、空间变异和空间插值构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研究方法体系。研究结果:以江苏省某市为例,探讨6种农用地表层土壤重金属As、Cd、Cu、Hg、Pb、Zn的统计特征、数据稳健性、空间变异特征和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这6种重金属原始数据均不符合正态分布,呈右偏强变异,均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Normal Score Transformation(NST)稳健处理后的数据能保持与原始数据几乎相同的内部变异结构,据此利用反距离加权法(IDW)所做空间插值预测效果最佳。研究结论:该方法体系通过引入数据稳健性的概念补充了常规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研究中对局部异常值的处理思路,还为后续该类研究提供了更系统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污水处理厂污泥及其浸出液的潜在生态环境风险,以上海嘉定区某污水处理厂为例,采用硫酸/硝酸法和醋酸缓冲溶液法对污泥进行重金属总量和浸出毒性检测分析。同时,也研究了浸出液pH值、浸出时间及消解条件对浸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污泥中Cu,Zn,Ni和Cr的含量分别是城市污泥中相应物质的平均含量的20,7.5,15和13倍,而Pb和Cd的含量与城市污泥的平均含量差不多;2)污泥中Cu与Cr主要以稳定形态存在,不同浸提方法下的浸出量相当,对于Zn和Ni,醋酸缓冲溶液的浸出量分别约为硫酸/硝酸溶液的22倍和18倍;3)浸出时间为20 h时浸出达到平衡,浸出液pH值对污泥重金属浸出能力的影响,因重金属元素种类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电热板消解和微波消解对浸出几乎没有影响;4)醋酸缓冲溶液制备的浸出液中,Ni的浸出质量浓度为16.3 mg/L,高于鉴别标准限值5 mg/L,而硫酸/硝酸浸提方法中重金属浸出浓度均未超过规定值。因此,该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不适合卫生填埋,应积极寻求新技术对污泥进行合理处置并减少其潜在生态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监测管控工作刻不容缓.汞元素的自然蒸发对动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针对汞元素的特性和在食品中存在的普遍情况,在分析传统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对全自动测汞仪直接测定食品中总汞的应用做了进一步探析,为食品中汞的直接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推动了我国对大宗商品的消费,产量也相应地快速增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价格话语权的缺失,我国政府和企业始终未能摆脱大宗商品价格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本文以有色金属为例深入分析我国大宗商品价格话语权缺失的现状及其原因,认为现阶段金融化因素在国际大宗商品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我国大宗商品价格话语权的金融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选取30家企业作为样本,选取目标客户、竞争战略、产品形式、主要收入来源、组织结构、资源和能力为衡量商业模式的变量,以目标客户和竞争战略的差异将样本分为四类--Ⅰ类浙江有色地勘模式、Ⅱ类中金黄金模式、Ⅲ类金川集团模式、Ⅳ类湖南有色金属集团模式,分析了四类模式的优缺点.选取并分析了目标客户、竞争战略、内外部资源和能力三个变量对行业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和进入退出壁垒的影响.研究发现,未来资源产业中,产业链纵向整合程度将越来越高,企业将拥有从上游勘探开采直至下游精炼深加工的一体化产业链. 相似文献
18.
The Fix for precious metals is a global pricing benchmark that provides pricing and liquidity provision for market participants. We exploit the gradual change in the century old auction process to quantify the efficiencies related to more transparent pricing. Our focus is in the market impact of this change on exchange listed products. We find that reforms to the Fix have reduced quoted and effective bid-ask spreads and improved overall market depth. The results imply a positive spillover effect stemming from timelier and more accurate pricing information.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we observe the benefits from transparency are related to product liquidity and the degree of market segmentation.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8年海州湾海域环境调查资料,着重分析了海州湾近海海水、沉积物及贝类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结果表明,海州湾海水中Pb、Cd、Cu、Zn的含量均低于第二类海水标准;Pb、Cd、Zn在临洪河口、堤北附近海域含量高于其他海区。各海区沉积物中Pb、Cd、Cu、Zn、Hg和As的含量都低于《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质量良好。文中依据《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和《海洋生物质量》进行评价,海州湾沿海36份贝样中,Hg、As、Cu、Pb、Cd、Zn的残留量均有不同程度超标,以Cd、As含量超标较为严重,海州湾近海贝类质量状况并不乐观。临洪河口到港区段海水、沉积物和贝类体内重金属受外在因素影响,叠加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In addition to being the world's greatest consumer and producer of industrial metals, China now also features the most actively traded industrial metal futures contracts worldwide. To examine China's role in the global price formation process of industrial metal futures markets, we use a sample of 29 futures contracts traded on exchang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Kingdom, India, and China. We estimate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s and conduct variance decompositions, which are then visualized in the form of network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hina, despite its role as key actor in both real and financial industrial metal markets, is a price taker. 相似文献